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隔震技术在底部大空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阿萍姚谦峰
  • 会议时间:2006-11-16
  • 关键词:底部大空间结构 ; 基础隔震 ; 隔震效果 ; 地震反应
  •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 母体文献: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广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根据底部大空间结构特点,采用隔震技术,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对不同隔震位置的隔震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构模型选用质点系剪切模型,隔震支座选用连续双线性的BOUC-WEN模型,着重讨论了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的动力特性、隔震效果和地震反应变异性.分析表明,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都可以使结构的地震反应得到了明显地控制,结构设计时地震作用可以降低一度考虑,同时基本上消除了底部框架房屋上下刚度相差过大的影响.与基础隔震相比,层间隔震虽然隔震效果稍逊,考虑到层间隔震不需在结构周边设置防震缝,可大大简化建筑构造处理,因此在一定情况下仍是很好的选择.同时通过结构反应的波动分析,可知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对地震波更加敏感,设计时应更加慎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