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TTG岩石的形成和演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华北克拉通具有3.8 Ga以上的演化历史,TTG是其地质记录的最重要载体.华北克拉通太古宙(特别是中太古代以前)地质演化在很大程度上与TTG岩石形成演化有关.在华北克拉通,始太古代(3.6~4.1 Ga) TTG岩石仅在鞍本地区被发现,虽然冀东地区已有多种变质碎屑沉积岩发现大量3.6~3.88 Ga碎屑锆石;古太古代(3.2~3.6 Ga) TTG岩石在鞍本、冀东、信阳地区被识别出来;中太古代(2.8~3.2 Ga) TTG岩石在鞍本、冀东、胶东、鲁山等地存在;可把新太古代(2.5~2.8 Ga)进一步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新太古代早期(2.6~2.8 Ga) TTG岩石至少在12个地区被发现,新太古代晚期(2.5~2.6 Ga) TTG岩石几乎在每一个太古宙基底出露区都存在.它们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中太古代以前的TTG岩石仅局部存在,它们所占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岩石比例不到5%。而且TTG岩石类型随时代变化。鞍本地区奥长花岗岩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从弱到强的时间出现在古太古代,被认为与地球不断冷却的热状态演化有关。Nd-Hf同位素研究表明,TTG岩石主要为新生地壳,以及华北克拉通中太古代以前导致陆壳增生的主要机制是地幔柱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