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馆陶组咸水层与二氧化碳的相互作用及其地热利用与碳封存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庞忠和杨峰田李义曼段忠丰
  • 会议时间:2011-09-01
  • 关键词:地热资源 ; 馆陶组咸水层 ; 回灌 ; 资源利用
  •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 母体文献: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
  • 会议地点:天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
  • 语种:chi
摘要
地热能作为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其开采利用对于节能减排意义重大。新近系馆陶组咸水层是目前天津地区地热开采的主要目的层,为了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地热尾水回灌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天津地区砂岩热储层回灌率低的问题,结合水-岩-C02相互作用研究,提出了集地热和CO2地质封存于一体的CO2-EATER模式,即CO2-Enhanced Aquifer Thermal Energy Recovery,它是以C02作为化学激活剂,将其注入到砂岩储层中,通过与储层的碳酸盐矿物反应而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达到提高储层回灌率和地热能开采效率的目的,在此过程中,CO2消耗于储层中,实现减排。这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中低温砂岩地热储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减缓气候变化均有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