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南天山与后碰撞有关的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宝生米合古里
  • 会议时间:2010-09-01
  • 关键词:西南天山 ; 金矿床 ; 后碰撞理论 ; 成矿作用
  •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 母体文献: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
  • 会议地点:长春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中亚造山带独特的造山增生作用过程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在中亚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作用的纪录,这对于深入认识中亚造山。成矿作用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境内的南天山锑-汞-金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叶庆同等,1999),其中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南天山西段发育有著名的穆龙套金矿。新疆西南天山是其东延部分,成矿地质条件相似,西南天山地处塔里木板块和伊犁微板块之间,是一条板块边缘活动带。在地史上,它经历了元古宙、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大洋多次开合的复杂的构造演化(韩宝福等,1995;顾连兴等;2006;2007;刘本培等,1996),碰撞期和碰撞后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丰富多彩。世界上最大的金矿之一穆龙套金矿就产在中亚南天山西段北缘古陆中,该带还有大型汞、锑矿床数十个,使南天山成为世界著名的汞锑成矿带之一,近年来在此区先后发现了萨瓦亚尔顿、大山口、萨恨托亥、布隆等金矿床和一些金矿(化)点,展现了良好的成矿前景。本文就是利用后碰撞理论对西南天山的金矿床进行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