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亚包晶钢连铸:结晶器热监控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连铸的初始凝固特征尤其是包晶相转变对铸坯表面质量、连铸生产率和操作的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监控连铸过程结晶器的传热行为,奥钢联钢铁有限公司安装了一个在线热监测系统.结晶器内温度波动越大,生成的铸坯表面越不均匀.这种现象的产生与钢液的化学成分有关,对包晶钢来说,结晶器内大的温度波动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很大.一般钢种可看做是多组分的合金,研究包晶相变时需要考虑合金元素的影响.由于数学方法(Cp方程)和△G最小化(例如ThermoCalc或者FactSage)对一些新合金的包晶范围的描述有时候是不够充分的,所以还需要一些可靠的实验方法.示差扫描热量分析法(DSC)被证明是一个可以精确预测合金是否有包晶相变的方法.本工作选定一钢种,研究了结晶器热监测过程(连铸过程行为)和DSC实验(相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SC测定的相转变和连铸过程真实存在的相转变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在非高Al钢种中,相关程度达到95%.数学方法(Cpformulas,ThermoCalc,FactSage)检测准确率通常在2/3.为了新钢种的安全生产,当前这些常见的预测模型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最后,Leoben钢铁冶金系主任对DSC测量方法在优化热力学数据库方面进行了展望.这项基本工作对更好的了解新的钢种和提高连铸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