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祁结合部位天水地区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秦岭—祁连造山带结合部位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北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构造交接转换地带,共同经历了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事件,早古生代发育有与原特提斯洋相关的洋-弧-盆系统,具有完整的洋陆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在秦祁结合部位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以北的新阳镇磨石沟新发现了一套绿片岩相基性火山岩系,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轻稀土元素略微富集而重稀土无分异的向右微倾曲线,类似于轻稀土富集的E-MORB。在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具有微弱Nb负异常,且高场强元素不分异并贴近MORB参考线(=1),说明与俯冲带岩浆岩有明显区别且岩浆源区具有MORB的特征。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高场强元素及相关比值表明具有E-MORB特征,其岩浆源区为弱富集-富集地幔,岩石成份主要受岩浆熔融区控制,玄武质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地壳物质或俯冲组份的混入,但地壳和俯冲带物质对岩浆源区和成岩过程的贡献较少。结合其地球化学性状与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判断,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形成于弧后盆地后期演化阶段。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志留世Wenlock 期((432.6±3.8)Ma)。磨石沟变基性火山岩代表的弧后盆地的形成与中志留世“天水—武山”古洋盆向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说明秦祁结合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局是由一个较完整的洋-弧-盆体系组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