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微米CT、自动矿物识别、微图像拼接等测试新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层孔隙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孔隙图像分析发现,致密油储层发育丰富的微(纳)米级孔隙,主要以残余粒间孔隙、溶蚀微孔隙、晶间微孔隙等为主;多尺度孔隙图像观察及微(纳)米级孔隙定量表征显示,致密油储层具有微米-纳米多尺度孔隙连续分布的特征,并且2μm以上的微米级孔隙构成主要的储集空间.采用数字岩心技术构建了致密油储层孔喉网络系统,配位数的统计结果表明致密油储层各尺度孔隙连通性较好,可以作为有效的渗流通道.研究孔隙分布规律与赋存矿物的关系得出,颗粒间充填剩余的各尺度残余粒间孔及溶蚀形成的各尺度溶蚀孔隙是最重要的孔隙类型.综合研究认为,深湖细粒沉积及后期强压实、强胶结及强溶蚀为主的成岩作用是现今长7致密油储层微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由于具备源储近邻或互层配置及异常高压驱动优势条件,致密油储层微孔隙中形成了富集石油的特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