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气污染物传输路径对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蒲维维石雪峰马志强赵秀娟徐晓峰
  • 会议时间:2014-11-03
  •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 传输路径 ; 气溶胶 ; 光学特性
  • 作者单位:蒲维维,马志强,赵秀娟(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北京 100089;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 100089)石雪峰(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徐晓峰(石景山区气象局,北京 100043)
  • 会议名称: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16;TP3
摘要
利用2005-2010年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的PM2.5、散射系数(σsp)的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不同气团传输路径对北京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南路径的气团往往会导致北京出现较高PM2.5浓度和σsp,偏北路径的气团一般对应较低的污染物浓度,但冬季来自西北路径的慢速气团比较特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剧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气团轨迹组的污染物浓度不仅与途径区域、气团的移动速度相关,与气团的运动高度也有密切关系.气团的运动高度越低,越容易受到近地面人为排放污染物的影响,吸纳更多的污染物,从而导致气团内污染物浓度升高.人为污染气溶胶与沙尘气溶胶的散射效率(αsp)有明显区别,其值约为沙尘气溶胶的5倍.冬季的平均人为污染气溶胶αsp最高(4.55 m2g-1),夏季次之(4.23 m2g-1),春季最低(3.35 m2g-1).春季、夏季、秋季的西北偏西路径和偏南路径、夏季的东北路径以及冬季的偏北路径都有较高的αsp (>4.0 m2g-1),说明这些路径上的人为污染物排放以及气溶胶的二次生成反应对北京气溶胶光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华北区域对北京的污染有突出贡献外,西北偏西地区及夏季东北地区的污染排放对北京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