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响广西强降水超级单体成因与预报技术综合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2010 年5 月31 日夜间到6 月1 日超级强降水多单体风暴在广西的中部造成对流性强暴雨,局部地区1 小时雨量达到了98mm,最强24 小时累计雨量达到503.9mm。分析表明超级强降水多单体风暴产生于低空急流的暖湿气流中,为发展于西南暖湿气流中的右移行风暴。 500hPa 涡度分析表明:暴雨发生时都安到来宾都处于正涡度带内,涡度中心有两个,一个位于来宾附近,中心值达到1×10-5s-1,01 小时雨量达到91.6mm;此时,另一个涡度中心在广西西北部,影响河池。水汽通量的分布结果表明:暴雨时刻来宾上空的850hPa 水汽通量达到了14~22g.kg-1,这表明水汽供应非常充沛。用WRF 模式和1°×1°NCEP 资料模拟了此次过程。此外对云水混合率的模拟表明:700hPa 云水混合率在达到8×10-4kg.kg-1,伴随强烈的上升运动。雷达反射率表现为多次弓状回波由西向东移动,形成线形波动,超级单体2.4°仰角反射率最强达到69dBz,剖面显示35dBz 高度达到9km;雷达径向速度出现逆风区、正负速度对等中气旋特征;风廓线显示,风暴发生前为深厚的暖湿层,12m/s 西南风达到8km,在暴发生前2小时,风场变得很混乱,出现双干区,而在双干区破坏半小时后,第一场暴雨发生。对超级单体反射率剖面的分析表明:强对流发展时,对流单体有钩状回波特征,有弱回波区,同时强反射率63 dBz 的高度达到了6km,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强反射率60dBz 达到10km 以下,说明主要灾害天气为暴雨,这是强降水超级单体的一个明显特征。对速度剖面表明:在对流发展期,对流单体可见明显的中气旋气流辐合特征,同时在1.5km 高度可以看到明显的出流,可见有高层辐散。这也是中气旋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此外对VIL 的分析表明,暴雨过程中最强VIL 达到30kg.m-2,这在暴雨个例中是大的综合反射率强度63dBz 达到6km, VIL 达到30kg.m-2,可以预计未来2-3 小时来宾站及附近地区的小时雨量达到50mm 以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