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环境风险沟通:理论框架、案例与政策涵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佘升翔陆强王佳
  • 会议时间:2010-12-23
  • 关键词:环境风险 ; 风险沟通 ; 心理距离 ; 公共参与
  •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518055
  • 母体文献: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风险沟通是风险管理中被忽略的重要环节,是“风险社会”背景下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议题,是我国面临严重环境危机需要迫切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公众安全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揭示出风险沟通研究与心理学纵深结合的趋势。风险沟通的功能定位从“单向告知”转向“公共参与”,风险沟通的受众经历了从“不知情”,到“知情”,到“参与”的转变。有效的风险沟通应当建立在风险感知的基础上,为此,基于“心理距离”理论模型,提出一个风险沟通的认知心理学分析框架,为开展有效的风险沟通乃至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战略性视角。结合我国环境风险典型案例,阐述了概率距离、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在环境风险沟通中的涵义,围绕这三个维度的风险沟通应当成为环境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公众的心理距离受到距离效度的影响,为了提高公众对于时空距离的敏感性,政府和企业应当展示出强大的应急能力和公信力。为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充分利用时空距离带来的机会,在应急防范设施和措施上取得令公众满意的效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