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藏北多龙矿集区赛角铜金矿地质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兴奎李才陈红旗孙振明吴浩王明陈景文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铜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矿物类型 ; 热液蚀变
  • 作者单位:李兴奎,李才,孙振明,吴浩,王明,陈景文(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陈红旗(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青海 格尔木 816000)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3;P62
摘要
本文介绍了藏北多龙矿集区赛角铜金矿的在矿区约6km2的蚀变范围内,存在两处土壤化探异常区,分别位于赛角山的北侧和东侧,北侧异常区与隐爆角砾岩套合较好,呈条带状,异常以铜、金为主,成矿地质体为褐铁矿化隐爆角砾岩,角砾岩近东西向展布,长约数公里,宽数百米。东侧异常区与地表出露的花岗闪长斑岩体相套合,呈不规则椭圆状,异常以铜、金为主,出露岩性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体、色哇组褐铁矿北长石石英砂岩等,成矿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在岩体附近及色哇组砂岩围岩中均见有铜矿化,其中岩体附近两处探槽中分别见长30米和长8米的铜矿化体,砂岩围岩裂隙中可见孔雀石产出。原生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和粘土矿物等。地表见有大量表生氧化矿石,矿石中金属氧化物主要为褐铁矿和孔雀石,偶见蓝铜矿。矿区内各类型热液蚀变普遍发育,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钾化、粘土化和绢云母化,蚀变具有分带性,蚀变受岩体控制,靠近岩体处蚀变最强,距岩体越远蚀变越弱。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