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砾岩油藏重建井网后优化注水稳产技术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克拉玛依砾岩油田,大多数油藏进入中高含水阶段,井点损失严重,水驱控制程度低,2003年以来进行了八个油藏的井网重建工作,油藏水驱控制程度由52.3%,提高到目前的83.0%,井网重建后受原高渗系统的影响,含水上升快,如何实现调整后油藏稳产是二次开发成功的关键。选择已初步完成井网重建的典型二类油藏一东区克下组、三类油藏六中东克下组油藏系统开展重建地层认识体系。利用新钻井资料完善断裂及构造认识、开展砂体连通性研究对注采连通再认识、加强测井研究建立孔渗解释模型描述储层非均质性、开展示踪剂井间监测、油藏水淹特征研究对驱动模式再认识、跟踪数模精细刻画小层、平剖面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同步进行了历史小井距试验区注水效果评价,开采界限研究、研究稳产对策、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及时完善注采井网、分注、控制压力恢复速度、采取点弱面强、多种方式注水、油水井配套措施整体调整平面压力场。实现二类油藏一东区克下组油藏综合含水从69%下降至58%,单井日产油水平由1.3t/d上升为2.5t/d,采油速度由调整前0.65%上升并稳定在2.72%;三类油藏六中东克下组油藏综合含水从84%下降至61%,单井日产油水平由1.5t/d上升为3.1t/d,采油速度由调整前0.24%上升并稳定在0.88%,取得较好效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