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阿里札达盆地的“翘板式”形成机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邵兆刚朱大岗孟宪刚杨朝斌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
  • 会议时间:2007-11-11
  • 关键词:西藏阿里札达盆地 ; 翘板式地貌 ; 形成机制
  • 作者单位:邵兆刚,朱大岗,孟宪刚,韩建恩,余佳,孟庆伟,吕荣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杨朝斌(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拉萨 850000)
  • 母体文献:2007'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7'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暨化学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会议地点:武汉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札达盆地具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长轴与区域构造线相一致;二是沉积物南厚北薄,剖面形态呈“箕”状或“楔”状。对于盆地的成因存在着不同看法,先后有“断陷盆地”、“拉分盆地”、“背滑正断盆地”“后陆盆地”“压陷盆地”等称谓。笔者对控盆断裂运动方式观察研究发现,其南侧控盆断裂为北倾正断层,北侧控盆断裂为南倾逆断层,由此推断札达盆地是在基底断块发生南降北升的翘板式断块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故称其为“翘板式箕状盆地”。本文论述了区域构造格架、控盆断裂特征以及札达盆地形成机制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