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西北中新生代盆地侏罗系和白垩系铀成矿作用差异性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权志高
  • 会议时间:2013-10-17
  • 关键词:铀矿 ; 地质特征 ; 矿床成因 ; 成矿预测 ; 侏罗系 ; 白垩系 ; 西北地区
  • 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三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
  • 母体文献: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1;P53
摘要
中国西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广泛发育,侏罗系、白垩系是中新生代盆地最主要的沉积盖层.近几十年来,铀矿地质工作者在中新生代盆地中发现了一大批砂岩型、泥岩型和煤岩型铀矿床,这些铀矿床90%以上产于侏罗纪、白垩纪沉积地层中.通过对这些铀矿床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矿化特征和成因的调研分析,发现赋存于侏罗系、白垩系两套岩系中的铀矿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分属两个成矿系统.而这种矿化特征和成因的差异主要与含矿建造类型和形成条件有关.本文通过对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建造特征及产于其中的铀矿床的成因和特征差异分析,指出侏罗系应以寻找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为主,白垩系以寻找潜水氧化带型或同生沉积为主的铀矿床为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