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兴安岭诺敏河石榴石橄榄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隋建立樊祺诚徐义刚
  • 会议时间:2011-08-27
  • 关键词:诺敏河 ; 第四纪火山岩 ; 岩石圈地幔 ; 橄榄岩 ; 矿物化学
  • 作者单位:隋建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实验室,北京 100029)樊祺诚(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实验室,北京 100029)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 母体文献:全国第六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第六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内蒙古锡林浩特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在重力梯度带北端的大兴安岭诺敏河第四纪火山岩中发现石榴石相和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其矿物组成分别为Ol40~55Opx20~35Cpx0-10Grt5-25和Ol45~65Opx30~40Cpx0-15Sp0~10。两种地幔相橄榄岩均以方辉橄榄岩为主.说明研究区上地幔具有难熔的特点。其高Mg#橄榄石Fo91~92和高Cr#31~47尖晶石特征与南区哈河的地幔橄榄岩特征一致。在橄榄石含量与Fo图解上,敏河橄榄岩包体落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幔区域,揭示大兴安岭地区岩石圈地幔可能保留了较多古老的残余地幔。根据石榴石橄榄岩的平衡温压条件(1114~1168℃和2.14~2.33GPa),推测来源深度为70~75km。这些数据暗示研究区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区的地温梯度相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