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云]城市地质
百年煤城地表沉降融合PS/SBAS InSAR监测——以徐州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round Deformation over Century-long Coal Mining City Monitored through Incorporating Both PS and SBAS InSAR: A Case Study of Xuzhou
  • 作者:姜德才 ; 张继贤 ; 张永红 ; 吴宏安 ; 康永辉
  • 英文作者:JIANG Decai;ZHANG Jixian;ZHANG Yonghong;WU Hongan;KANG Yonghui;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 关键词: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 煤城 ; 地表沉降 ; 徐州
  • 英文关键词: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AR(DInSAR);;coal mining city;;ground deformation;;Xuzhou city
  • 年:2017
  • 期:1
  • 出版单位:测绘通报
  • 机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基金:国家973计划(2012CB719905);;自然科学基金(41271430;41304010)
  • ISSN:0494-0911
  • 分类号:P642.26
  • 出版日期:2017-01-25
  • 来源:知网
摘要
融合PS/SBAS算法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融合PS/SBAS的优势,利用128景ALOS PALSAR影像和24景Radarsat-2影像获取了百年煤城徐州地区2007—2015年的地表形变场及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12007—2011年,徐州主要有4个沉降区,分布在沛县、丰县、铜山区和贾汪区。22012—2015年,沛县、丰县和铜山区地表沉降范围有所扩大;贾汪区地表沉降范围和速率明显减小,说明近年来贾汪区重点治理采矿塌陷工作已初步见效;另外,睢宁县县城出现明显沉降。3已有文献对沛县大屯中心区的沉降监测结果验证了试验结果是可靠的。4首次提取了徐州近8年间地表沉降的信息,可为该地区开展地表沉降调查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试验方法可为全国开展地表沉降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