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漫“话”古代监察制度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80927
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古人治国治吏之智慧,四川省荣县农民漫画家创作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沿革图,由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场景构成,讲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魏国的李悝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法经》。
 


  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御史府为其官署;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
 


  汉:设御史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
 


  魏晋:御史台成为由皇帝领导的独立的监察机构,言谏监督得到发展。
 


  隋: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监察御史专执掌外出巡察。
 


  唐:将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形成了监察机构和谏议组织两个系统。
 


  宋:把监察官和言谏官合二为一,广泛推行弹劾制度,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
 


  元: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明: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对六部官员督察,向皇帝进行规谏。
 


  清: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并入督察院,实现监察权的统一。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徐梦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