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梦想接棒 相约北京
详细信息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21-08-0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鹃

8 月 8 日,随着东京奥运会圣火熄灭,这届不同寻常的奥运盛会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 38 枚金牌、 32 枚银牌、 18 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表现出高昂斗志、顽强作风、精湛技能,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实现了 “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 ” 的人生誓言。人们回味着赛场上一幕幕动人瞬间、回想起或温情或励志的感人故事,也期待着明年 2 月北京冬季奥运会、残奥会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给世界带来新的惊喜。

秉承 “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 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作为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场馆建设从 2016 年开始启动,去年底 12 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所有场馆将在今年全部按时交付。不仅满足于完成,更着眼于独一无二。比如, “ 冰丝带 ”“ 雪如意 ”“ 水晶鞋 ”…… 冬奥场馆写满中国传统诗意,展现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比如,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 ,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首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一届奥运会,尽显美丽中国的底色。此外,赛事组织工作有序开展,赛会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宣传推广持续升温,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和遗产工作成效显著,中国始终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必能在不远的将来交出冬奥会筹办的优异答卷。

办好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是一道严肃考题。虽然充满风险挑战,但是我们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有效的抗疫经验。另一方面,顺利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学习东京经验、结合国内防控政策, “ 一馆一策 ” 地制定防疫方案,有针对性地增加各类场馆中必要的疫情检测、隔离、应急处置设施,一定能够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风险,落实好 “ 简约、安全、精彩 ” 的办赛要求。

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家门口的奥林匹克盛会,不仅为中国冬奥健儿提供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也将进一步激发起他们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无限热情。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国际赛事大范围取消,自身训练、备战节奏受到干扰,但冬奥健儿们迎难而上,力争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无法参加国际比赛,就组织各类对抗赛、模拟赛、挑战赛。目前,中国军团冬奥备战正转入冲刺阶段,覆盖北京冬奥会 109 个小项的国家集训队已全部成立。四年蓄力、只争朝夕,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冬奥健儿们将在冰天雪地中、在祖国大地上展现竞技之美、精神之美。

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北京冬奥会的意义都不局限于赛事本身。从国内看,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将带动全民健康,体育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能。更重要的在于,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2022 年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节点,此时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将凝聚起更坚定的民族自信。赛场上的努力拼搏、自我超越,将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再建新功注入精神力量。放眼全球,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之际,北京冬奥会将以体育这一人类共同的语言凝聚全球的激情、团结、勇气与希望,为人类携手抗击疫情照亮前路。

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唱响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到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以 “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 ” 为主题,中国矢志不渝,既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独特贡献,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179 天,期待冰雪场上的相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