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油溶相页岩气量影响因素及其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香增 ; 郝进 ; 姜振学 ; 郭超 ; 邢金艳 ; 李卓 ; 唐相路
  • 文献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 关键词:油溶相页岩气 ; 含气量 ; 鄂尔多斯盆地 ; 长7段
  • 发表时间:2015-04-10
  • 年:2015
  • 期:04
  • 页码:744-753
  • 分类:油气田(藏)地质
  • 来源库:中文
  • 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 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编号:2012KTZB03-0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03-001)联合资助
摘要
处于有机质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的页岩储层中的油溶相页岩气是目前页岩气资源研究的薄弱环节。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影响油溶相页岩气量的主要因素为页岩储层中残留油含量和天然气在残留油的溶解度。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储层物性分析测试和等温吸附实验,并利用测井解释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页岩油溶相页岩气含气性影响因素及有利层段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下寺湾地区长7段页岩具备油溶相页岩气大量生成的地质基础;下寺湾地区长7段油溶相页岩气含气量较大,介于0.18~0.52m3/t之间,平均为0.34m3/t,占总含气量的9%;研究区长73亚段是油溶相页岩气发育的最优层段,研究区长73亚段西南部油溶相页岩气含气量大于0.5m3/t,是油溶相页岩气发育的最有利区域。因此,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页岩气进行资源评价时,油溶相页岩气是值得重视的页岩气资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