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喉分类与分级评价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卢双舫 ; 李俊乾 ; 张鹏飞 ; 薛海涛 ; 王国力 ; 张俊 ; 刘惠民 ; 李政
  • 文献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 关键词:页岩油 ; 微孔喉 ; 高压压汞 ; 成储下限 ; 分级评价 ; 渤海湾盆地 ; 东营凹陷
  • 发表时间:2018-03-07
  • 年:2018
  • 期:03
  • 页码:436-444
  • 分类:油气田(藏)地质
  • 来源库:中文
  •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山东省致密(页岩)油气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313,41402122);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7ZX05049004-003); 中国石化科技项目(P150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15CX05046A,15CX07004A,17CX02074)
摘要
利用高压压汞技术对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喉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页岩油储集层分级评价标准及成储下限,建立基于测井资料进行页岩油流动单元划分的新方法。依据进汞曲线的拐点及分形特征,提出了适合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类新方案:微孔喉(小于25 nm)、小孔喉(25~100 nm)、中孔喉(100~1 000 nm)、大孔喉(大于1 000 nm),进一步按照页岩所含不同类型微观孔喉的数量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储集层,分级点对应的孔喉平均半径分别为150,70,10 nm。利用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储集层分级评价的渗透率标准门槛分别为1.00×10~(-3),0.40×10~(-3),0.05×10~(-3)μm~2。利用同一水力流动单元内孔隙度、渗透率良好的指数关系,构建了由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流动带指数、划分页岩油流动单元的新方法。在东营凹陷的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标准可以应用于页岩油储集层的分级评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