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桃山地区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详细信息   
摘要
桃山地区位于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南。由于铁力市位于北纬47°、小兴安岭南麓的高寒地带,采暖期长达6个月。用燃煤取暖,不仅消耗量大,而且污染大气环境。因此,桃山镇政府非常重视开发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目的是减少燃煤的消耗,降低CO2、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发展地方经济。 桃山地区也有地热资源的潜力。2001年桃山林业局在桃山镇南、呼兰河北岸钻探了井深1907m的桃1井,在桃1井施工时地下水自溢;泥浆沉淀后地下水自喷,水量5m3/h,井口水温39℃;洗井后下泵举升,水量300m3/d,水温60℃;水化学类型HCO3-Ca·Na,矿化度1.1g/l。 为了充分利用地热资源为桃山地区的生产、生活服务,桃山镇政府委托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运用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对桃山地区的地热资源情况进行勘查。为此,在46km2的研究区内布置了六条、总长度31.81km的重磁电测线。 经过收集研究区和周边有关地质、钻井、测井、物性与重磁电等资料,结合研究区内新布置的重磁电测线资料的分析研究,查明了桃山地区地热资源的地质条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 1、研究区内有二条断层——桃东断层F1、桃西断层F2。F1为主要断层,走向NNE,F1断层以西发育侏罗系、白垩系地层,F1断层以东发育花岗岩与古生界变质岩。F2为次一级断层,走向NNW。 2、研究区内地热载体为地下水,有二类热储层——破碎带、砂岩和粉砂岩。破碎带热储层分布于花岗岩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砂岩和粉砂岩热储层主要赋存于泉头组中;泉头组储层条件较好,热储层累计厚约100m;在研究区内有二个地热远景区,断凹南段为Ⅰ级地热远景区,断凹北段为Ⅱ级地热远景区。 3、研究区200-1880m测井井段平均地温梯度25℃,地温梯度较高,且下部花岗岩段地温梯度明显升高,说明桃山地区地温条件较好。由于研究区内地热资源埋藏深度小于2000m,开采成本低,是低温地热资源区,可以充分利用地热资源为桃山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4、设计钻井三口,井深均为1800m,建议首先施工TR3井,预期将有比桃1井更好的地热水。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