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康定县驷马桥—小热水地区地热成因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四川康定县是著名的旅游区,旅游产业为其支柱产业,同时康定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的开发成为康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地地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原有的研究成果不足以满足目前开发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当地的地热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对康定地热资源重新进行评价。 前人已经对康定驷马桥-小热水地热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对研究区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然而前人对于驷马桥-小热水地热田的成因的研究主要基于温泉调查和地质条件调查分析,没有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及钻探,所得结论亦缺乏直接证据。 本研究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水文地球化学分析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对大地构造、区域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初步判断地热水的补给、排泄通道。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判断浅层含水层和深层热水的关系。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和钻探成果,本研究运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法采集音频大地电磁数据,进一步推断热储层的埋深、含水性、展布连续性。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主要分析研究区地表水体、温泉水、地热井水三类水样的水化学类型、pH值、氘氧稳定同位素、锂等,用于判断地表水体、温泉水、地热井水三者的联系,并进一步推断地下热水的运移模式。最后综合分析以上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选取合理部分作为最终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驷马桥小热水区域地热为高温断裂-深循环型地热系统。驷马桥-小热水地区地下热水来源为大气降水通过康定-磨西断裂下渗补给,补给高程约为3619m。补给既有驷马桥-小热水以东转经轮沟、龙头沟、贡巴布等河水通过康定-磨西断裂下渗的近程补给,也存在南部山区远程入渗补给。驷马桥-小热水地区地热属于典型带状热储,地下热储层沿着鲜水河断裂呈带状南北向分布。地表以下50m~300m存在连通性较好,展布不均匀的热储层。驷马桥-小热水地区地下热水(或蒸汽)温度较高,出水能力较好,适合发电及供暖开发。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