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关系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李雨润;袁晓铭;梁艳;孙锐
  • 单位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78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曲线;折减系数法;拟静力法
  • 起始页:165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6B03);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2J122)
  • 刊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主编:谢礼立
  • 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 邮编:150080
  • 电子信箱:ccevc@icm.ac.cn
  • 网址:http://zzs.iem.cn
  • 卷:28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473.06208-1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
  • 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基于多工况的桩-液化土体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液化土层中桩土间侧向相互作用力p与桩身和土体间侧向相对位移y之间的关系。将试验得到的实际p-y曲线与采用拟静力法和以API规范为基础的折减系数法计算出的p-y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液化土层中试验得到的桩真实p-y响应及由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得到的结果都呈非线性变化,三者极限状态有接近一致的趋势,但变化过程差异明显;(2)采用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都会使液化土层桩基础侧向反力迅速增长,很快达到屈服极限,远远超过实际情况,会导致相当保守的结果;(3)液化进程中控制桩p-y响应的是土体位移而非惯性力,因而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的原理不适合桩-液化土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不能用于液化土层中桩基础地震响应的计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