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区分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夜晚 碳通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孙伟;David Williams
  • 单位1:怀俄明大学可再生资源系
  • 出生年:1976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δ13 CR;通量区分;Bayesian法;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河岸生态系统;C4草地
  • 起始页:271
  • 总页数:7
  • 刊名:湿地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2003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编:陈宜瑜
  • 地址:长春市蔚山路3195号
  • 邮编:130012
  • 电子信箱:wetlands@neigae.ac.cn
  • 卷:6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4.06 141
摘要
河岸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涡度相关技术虽然能够被用来测量整个生态系统的净碳通量,但是,把净碳通量区分为组分通量的贡献将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理解。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能够把净碳通量区分为具有不同同位素特征的组分通量。实验结果表明,因为考虑了同位素及CO2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传统的Ordinary Least Square法相比,Bayesian法所获得的生态系统夜间呼吸释放CO2的同位素值(δ13CR)显著减小了标准误差。δ13CR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受土壤含水量和大气水汽压亏缺( VPD)的影响。δ13 CR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VPD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2006年和2007年生长季,以及2005年旱季,土壤呼吸对夜晚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贡献约为80%。2005年雨季,土壤呼吸只占河岸C4草地生态系统呼吸的40%左右。年际间土壤呼吸的贡献率的变化很有可能是2006年的水淹造成的。因为,通过沉降作用,水淹可以为C4草地生态系统提供额外的可供微生物分解的有机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