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沉积岩中铀石的相继吸附-还原机制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89
  • 作者:M.B.Goldhaber;B.S.Hemingway;A.Mohagheghi;R.L.Reynolds;H.R.Northrop
  • 译者:韩耀昭、荆志淳
  • 语种:中文
  • 起始页:8
  • 总页数:5
  • 刊名:国外铀金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主办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编:王传文
  • 地址:北京1401信箱
  • 邮编:100013
  • 期:4
  • 期刊索取号:P426.306627-1
摘要
铀石是美国科罗拉多高原Henry山脉成矿带中Tony M矿山的板状钒铀矿的主要矿石矿物。铀矿体形成于含钠酰离子的大气降水和局部具还原性的盐水溶液这两种密度相异的溶液界面上,产在这种不同溶液界面的铀矿化是通过碎屑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来实现的。吸附作用与这两种不同溶液的pE值差有关。新的实验证据表明这种吸附有和于铀还原为四价铀。这种被吸附还原的铀与矿带中水溶氧化硅结合形成□石。有证据表明,这科氧化硅高度富集于成矿溶液中,并且以单体氧化硅为其主要形式,从而保证铀石的稳定性高于晶质铀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