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向锻造ME20M镁合金的组织演化与力学性能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简炜炜;康志新;李元元
  • 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材料成形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镁合金;多向锻造;显微组织演化;力学性能;显微硬度
  • 起始页:1005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5B10301020)
  • 刊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9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 主编:黄伯云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内
  • 邮编:410083
  • 电子信箱:f-ysxb@mail.csu.edu.cn
  • 网址:http://www.csu.edu.cn/ysxb/
  • 卷:18
  • 期:6
  • 期刊索取号:P206.6 141-1
摘要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和应变速率为5×10-5/s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实验,分别探讨多向锻造中ME20M镁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化机制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显微组织演化分为3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3种不同机制:第一阶段在真应变量ε≤0.60时,为机械式击碎细化机制,晶粒尺寸由45μm细化到12 μm;第二阶段在真应变量0.60<ε≤0.80时,为形变诱导动态再结晶细化机制,晶粒进一步细化至2.1μm;第三阶段在真应变量ε≥1.50时,为热激活晶粒长大机制,部分晶粒长大至65 μm。经多向锻造加工,镁合金室温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伸长率、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的最大值分别为26.25%、225.52 MPa、HV 55.1,比初始状态分别提高了245%、6.7%和15,5%。拉伸断口SEM观察发现,第6道次前断口韧窝尺寸明显减小且其数量随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多,使材料延性改善;第6道次后韧窝尺寸变大,其塑性降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