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李涵茂;胡正华;杨燕萍;陈书涛;李岑子;索福喜;申双和
  • 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UV-B辐射增强;大豆;叶绿素荧光;快速光曲线;荧光淬灭
  • 起始页:3669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5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70420195)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0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以研究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20%条件下,大豆幼苗期、分枝-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5.03%、7.70%和10.38%;分枝-开花期,Fv/Fm值降低了6.13%;幼苗期和分枝-开花期,有效量子产量(Y)在PAR>366μmol·(m2·s)-1时显著降低,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分别降低了28.92%和15.49%;但对三叶期和结荚期的Y和Pm无显著影响。UV-B辐射增强使三叶期和幼苗期半饱和光强(lk)分别降低了21.18%和23.17%;使分枝-开花期的初始斜率(α)降低了21.05%;并显著降低了幼苗期PAR>366μmol·(m2·s)-1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分枝-开花期PAR>366μmol·(m2·s)-1的光化淬灭(qP)。本研究意味着UV-B辐射增强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损伤了捕光系统和耗散保护机制,破坏了大豆光合系统,使其光合效率下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