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杨晓平;冯希杰;戈天勇;宋方敏;师亚芹;刘玉法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 出生年:1963
  • 学历: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河流阶地;断层槽地;断层活动;第四纪
  • 起始页:644
  • 总页数:1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和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 刊名:地震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主编:马瑾
  • 地址:北京9803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dzdz@163bj.com
  • 卷:30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63.06 208-12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中的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沿线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在青川断裂沿线的土关铺、大安,茶坝-林庵寺断裂上的薛家沟、胡家坝等地,对断裂附近的河流地貌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地貌制图。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所在地区的河流一般发育5级阶地,T1阶地拔河高度3~5m,为全新世堆积阶地。T2阶地拔河高度10m左右,为晚更新世基座阶地。T3阶地拔河高度一般为30~35m,为晚更新世早期形成的基座阶地。T4阶地拔河高度60~70m,残留的阶地砾石层中花岗岩、砂岩砾石已经被强风化,只保留砾石的形态。T5阶地拔河高度为90m左右,阶地堆积物被剥蚀殆尽。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在河流的T4和T5阶地上形成宽30~180m的断层槽地,深度达8~20m,T4阶地砾石层底面落差达10~15m。T3阶地上不发育断层槽地,或断层两盘的T3阶地拔河高度一致,一些地段断层被T3阶地砾石层覆盖。因此认为,这两条断裂在T3阶地形成之前,T4阶地形成之后有过强烈的活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