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剂型的微量元素及不同水平的氨基酸螯合物对黄颡鱼(Pelteobagrus扣lvidraco)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韩庆;李丽立;黄春红;张彬;黄琳;王冬明
  • 单位1: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
  • 学历:硕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黄颡鱼;微量元素;生长性能;积累;体成分
  • 起始页:482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470524号;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2006GB24910468号;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动物学)资助项目,湘教通[2006]180号。
  • 刊名:海洋与湖沼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 主编:相建海
  • 地址:青岛南海路7号
  • 邮编:266071
  • 电子信箱:chenpuyuan@yahoo.cn
  • 卷:39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
摘要
黄颡鱼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无机微量元素和不同水平的氨基酸螯合态微量元素Cu、Fe、Zn、Mn,投喂平均体重为11.80g的黄颡鱼70天,研究饲料微量元素对黄颡鱼生长、饲料利用情况及肌肉组成成分的影响,并对肌肉、骨骼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残留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元素的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等量添加微量元素的氨基酸I组明显优于无机微量元素组。氨基酸I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无机组(P<0.05),比无机组、氨基酸Ⅱ组、氨基酸Ⅲ组比较分别提高了16.86%、7.60%、8.03%。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在各组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均不显著(P>0.05)。等量添加微量元素的氨基酸I组各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残留量高于无机组,微量元素含量高的氨基酸Ⅱ组残留量最多,但其增重效果不如氨基酸I组(P>0.05)。微量元素在黄颡鱼组织中的积累顺序为:骨骼>肌肉。微量元素的添加对黄颡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风味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每kg饲料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适宜量为Cu 4mg、Fe 140mg、Zn 20mg、Mn 12m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