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海中北部陆架-陆坡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丁巍伟;黎明碧;何敏;唐勇;方银霞
  • 单位1: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南海;新生代;平衡剖面恢复;构造-沉积演化;伸展方式
  • 起始页:339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411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06023)和国家海洋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404-10)联合资助
  • 刊名:高校地质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5
  •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
  • 主编:王德滋
  •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 邮编:210093
  • 电子信箱:gxdzh@nju.edu.cn
  • 网址:http://geology.nju.edu.cn
  • 卷:15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6 454
摘要
南海中北部陆架-陆坡区作为南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地质构造单元,记录了大陆张裂到海盆扩张的丰富信息。通过对研究区地震剖面的解释,分析了该地区新生代的构造与沉积特征,同时通过平衡剖面恢复工作,建立了新生代演化模型。研究显示南海中北部陆架-陆坡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新世-始新世的裂陷阶段、渐新世-早中新世的裂陷-坳陷过渡阶段以及中中新世以来的坳陷阶段。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流-湖泊、浅海和深海的演化过程。南海北部陆缘下NW-SE方向流动的地幔流的存在使得伸展活动具有由北向南发育的机制。同时陆坡区盆地(如白云凹陷)显示出韧性伸展的特征,这与地幔上涌热岩石圈伸展引起的该区域地壳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相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