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堑式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以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董清水;史宝彦;苗洪波;朱建峰;郭莹莹;张毅
  • 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63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堑式断陷盆地;湖底扇;油气成藏规律;岔路河断陷;伊通地堑
  • 起始页:6
  • 总页数:6
  • 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3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叶德燎
  • 电子信箱:E-mail:sysydz@mail.wuxisuo.com;sysd@chinajournal.net.cn
  • 卷:3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52.06167-1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其内的岔路河断陷为一典型的地堑式断陷盆地。综合剖析表明,该断陷内的砂体主要为重力流性质的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内扇中的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砂砾岩对油气具有封堵性,湖底扇的中扇砂体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内扇发育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的湖底扇中扇砂体易于构成岩性圈闭。纵向上,此类断陷盆地具有广泛的含油性,易于形成多个含油层位;平面上,其有利勘探区带位于距控盆断裂一定距离的盆地两侧边缘区,特别是盆地盖层断裂有一定程度发育的边缘带,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勘探的目标主要为湖底扇中扇的舌状岩性油气藏和滚动背斜油气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