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申扎地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冈瓦纳和特提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和古生物对比的桥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姚建新;纪占胜;武桂春;詹立培;刘贵忠;蒋忠惕;傅渊慧
  • 单位1:中田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53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冈瓦纳;特提斯;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混生动物群;冰海相沉积;申扎;西藏
  • 起始页:31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018、40302002)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4、1212010661312、1212010611702)联合资助。
  • 刊名:地质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 主编:肖序常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dzhtb@263.net
  • 卷:26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51141-2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西藏北部中扎县永珠地区德日吊玛-下拉剖面中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化石丰富。该剖面中查果罗玛组碳酸盐岩地层(泥盒纪—早石炭世)和下拉组(中二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之间的碎屑岩夹灰岩地层,在沉积上表现为冰海相杂砾岩,在古生转化石面貌上表现为特提斯-冈瓦纳古生物群混生。古生物群混生的现象为石炭纪—二叠纪的特提斯生物区与冈瓦纳生物区之间的地层和古生物对比建立了一座桥粱。永珠组中上部地层中同时产有牙形石和腕足类,牙形石的研究表明其时代为晚石炭世莫斯科期,而腕足类的研究则表明其为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这一矛盾预示着在(素)冈瓦纳相地区晚石炭世晚期地层缺失的意见需要重新审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