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海海气界面潜热通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西南季风爆发影响的初步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王丽娟;王辉;闫俊岳;张增海
  • 单位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南海;海气界面潜热通量;西南季风
  • 起始页:20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6012);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6AA09Z158)。
  • 刊名:海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潘德炉
  •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 邮编:100860
  • 卷:3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26.066449-1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利用1982年1月至2001年12月逐日的Re_NCEP南海海表面潜热通量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西南季风爆发早年和晚年潜热通量在南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对比诊断分析了潜热通量对西南季风爆发及强度的影响,初步给出了其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前一年冬季至初春(12~3月),南海南部(5°~13°N,100°~120°E)和北部(13°~22°N,105°~120°E)的潜热通量距平符号相反,呈现反位相,季风爆发早(晚)年,前一年冬季至次年初春,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为正(负)距平,南海南部则为负(正)距平;在季风爆发的早年和晚年,南海潜热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春、夏、秋季南海潜热通量正距平持续时间短(长),季风强度偏弱(强)。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和南海北部季风强度隔季正相关。当潜热通量为正(负)距平时,同期和滞后1~3个月的海温均为负(正)异常,加大(减小)了春季南海和周围陆地陆暖海冷的海陆温差,有利于西南季风在南海北部的早(晚)爆发,西南风异常偏强(弱)。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