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丹巴县邛山沟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苏鹏程;刘希林;王全才;吕学军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出生年:1981
  • 学历:工学学士
  • 职称:研究实习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泥石流;灾害特征;危险度;邛山沟
  • 起始页:9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02)和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01SG049-02)
  • 刊名: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0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 主编:王士天
  •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 邮编:610059
  • 电子信箱:dzzh@cdut.cn
  • 网址://dzdhb.chinajournal.net.cn;//dzzhyhhjbh.periodicals.net.cn
  • 卷:15
  • 期:01
  • 期刊索取号:P484.06208-1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
摘要
2003年7月11日,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水卡子村邛山沟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十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泥石流堆积物在大渡河上游的大金川形成6m的高坝,并使大金川断流4min,是我国近年来最严重的泥石流灾害之一。由于此前70多天连续的降雨,沟谷内残坡积物已呈饱水状态,当晚的暴雨诱发导致了此次泥石流的发生。群众的警惕意识不高和自救常识以及通讯设施的缺乏是造成此次巨大灾难的主要原因。针对该类型的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一是要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二是要提高群众的自救能力和防灾意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