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掺杂有机电致发光中电压调制变色两种机制的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2
  • 作者:章婷;徐征;陈晓红;沈鸿;刘舒曼
  • 单位1:北方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
  • 出生年:1976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电致发光;调制变色;能量传递
  • 起始页:891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992530,19974002);北方交通大学攀登基金
  •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主编:黄本立
  • 卷:22
  • 期:6
  • 期刊索取号:P342.06220
  • 核心期刊: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摘要
研究两种掺杂电致发光器件聚乙烯基咔唑(PVK):Rubrene和Alo3:MN-PPV。通过其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特性的研究,发现两种器件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有较大差别。分析认为这是能量传递及电致发光中陷阱对载流子吸引的共同作用使得PVK激子在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中的复合速率不同造成的;同时发现对于不同浓度的PVK:Rubrene及Alq3∶MN-PPV电致发光随电压增加都发生变色现象,但是它们分别是由两种不同的机制造成的:前者作为染料分子Rubrene,不能形成类似Alq3那样的分相体系,Rubrene发光主要来自PVK的能量传递及陷阱电子对PVK空穴的吸引;后者是由于分相造成载流子在两相中的迁移不平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