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水系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夏学齐;杨忠芳;王亚平;季峻峰;李文明;袁旭音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长江;地球化学;常量离子;风化;通量
  • 起始页:194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调查项目(GZTR20060201,GZTR20070201,GZTR20050201)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地学(北京);北京大学
  • 主编:翟裕生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9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15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06.6 208-8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2007年夏季采集了长江从上游沱沱河至入海口的干流原水样品36个,长江各主要支流水样品40个,分析了江水Ca2+、Mg2+、Na+、K+、HCO3、Sa42-、cl-离子含量及溶解性SiO2等溶质成分。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水系离子化学组成主要受碳酸盐和蒸发岩风化控制,长江上游水离子化学呈现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SO42-为主的蒸发岩类风化控制特征,但随着采样点位下移,离子含量逐渐呈现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的逐渐向碳酸盐风化过渡的特征;从时间变化上看,与20世纪50年代至1990年长江水离子化学数据相比,以Na+、K+、SO42-和Cl-为代表的所有阴阳离子均有明显增加;从通量上看,洞庭湖和鄱阳湖是长江离子两个最大的输入源,除洞庭湖和鄱阳湖外的其他长江各大支流中,岷江是长江Na+、K+、Ca2+、Mg2+、F-和HCO3-的最大输入源,嘉陵江是SO42-和溶解性SiO2的最大输入源;在几大世界河流中,长江是对海洋Mg2+、SO42-和cl-的输入通量最大的河流,Ca2+和HCO3-通量仅次于亚马逊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