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模拟暴雨条件下农田磷素迁移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庹刚;李恒鹏;金洋;李燕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0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模拟暴雨;磷素迁移;地表径流;壤中流;太湖流域
  • 起始页:45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课题(KZCX1-YW-08-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238)联合资助。
  • 刊名:湖泊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海洋湖泊学会
  • 主编:王苏民
  •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jlakes@niglas.ac.cn
  • 卷:21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24.06646
摘要
开展三次重复人工暴雨试验,研究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农田磷素在暴雨径流过程中的迁移输出特征。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是暴雨径流过程农田磷素迁移的主要途径,地表径流水相和侵蚀相磷素迁移量分别占总磷输出量的58.50%和34.69%;随壤中水流输移的磷素仅占总磷输出量的6.81%。磷素迁移以颗粒态为主,约占总磷输出量的60.73%,溶解态磷素以无机磷酸盐输出为主,溶解态磷素更易于在土壤中运动。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磷素输出特征对比分析显示,土壤对磷素具有较强的滤减作用,尤其对总颗粒态附着磷浓度的消减效果明显,可达80%以上。尽管暴雨径流过程中磷素迁移以地表径流为主,然而在降雨丰富的太湖地区,一般降雨条件下壤中流是产流的主要形式,同时壤中流溶解态磷流失占有较大的比例,对区域水环境恶化具有重要贡献,因此加强壤中流溶解态磷素输移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