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十年来磨刀门河口水动力对地形的响应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吕海滨;吴超羽;任杰;刘斌
  • 单位1:淮海工学院空间信息科学系
  • 出生年:1979
  • 学历:硕士
  • 职称:助教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磨刀门;潮流;水面坡降;潮能通量
  • 起始页:20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40331007)“珠江河口‘门’及其在三角洲末次海进以来的演进中的作用和数值模拟研究”,973子项目(2002CB412407)“长时间尺度河口近岸环境演变及其对河口过程的响应”。
  • 刊名:海洋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
  •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 主编:林绍花
  •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93号
  • 邮编:300171
  • 电子信箱:hytb@mail.nmdis.gov.cn
  • 卷:26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1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磨刀门是珠江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径流分配居珠江三角洲八大口门之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磨刀门经过大规模的人工整治,河床形态变化很大。利用磨刀门1964年、1977年、2003年的地形,通过ECOMSED模型模拟了磨刀门海域洪季水动力场,对潮流、水面坡降、潮能通量等特性进行对比,发现整治后磨刀门水动力强度加大,而且流速滩槽分异明显:落潮期间上游水位均大于下游水位,水面坡降落潮比涨潮大一个数量级:水深与流速是决定潮能大小的主要因素,同一位置随着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潮能通量也减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