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锂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在大陆裂谷环境碳酸岩研究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苏嫒娜;李真真;田世洪;侯增谦;侯可军;高延光;李延河;杨竹森
  • 单位1:东华理工大学
  • 单位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球化学;锂同位素;分析方法;碳酸岩;地质应用
  • 起始页:827
  • 总页数:16
  • 经费资助: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面上与青年基金(40973013和4060301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080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8160);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1027);中国地质科学院实验室基金(2009-SYS-06);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资金(13-7-5);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081206)的联合资助
  • 刊名:矿床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主编:毛景文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minerald@163.net
  • 网址:http://www.kcdz.ac.cn/
  • 卷:29
  • 期:5
  • 期刊索取号:P410.6967
  • 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锂同位素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的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锂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较大,δ7Li值为-45‰~+45‰。锂同位素分析手段目前主要有TIMS、Ian Probe、SIMS、MGICPMS等4种技术,其中MGICPMS仪器的出现,使锂同位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自然界中很多地质作用过程均能使锂同位素发生分馏。目前,锂同位素已在陨石和宇宙化学、陆壳风化过程、洋壳热液活动及蚀变、板块俯冲及壳幔物质循环、地表水地球化学、卤水来源与演化、热液成矿作用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将成为地球科学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手段。文章对锂同位素在大陆裂谷环境碳酸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全面介绍,内容包括研究意义、锂含量和锂同位素组成以及取得的主要认识,比如蚀变作用、岩浆分异作用、地壳同化作用和扩散分馏作用均未对碳酸岩、硅酸盐的锂同位素组成造成影响、俯冲作用和地壳循环均没有明显影响地幔的锂同位素组成、地幔温度条件下锂扩散模拟表明地幔中的锂更均一等等。最后简单对比了大陆裂谷环境和碰撞造山环境两类碳酸岩在锂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别。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