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震数据处理中关于地震子波相位特性的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苏贵仕;沈克非;丁学垠
  • 单位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震子波;最小相位;预滤波;叠前反褶积;零相位化
  • 起始页:121
  • 总页数:4
  • 刊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6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编:钱荣钧
  • 地址:河北省琢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 邮编:072751
  • 卷:43
  • 期:08
  • 期刊索取号:P613.06167-2
  • 数据库收录:El收录期刊
摘要
本文就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地震子波最小相位化、预滤波、叠前反褶积和叠后地震子波零相位化等四个处理模块对地震子波相位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当地震记录是由可控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是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自相关,呈零相位子波特性,此时需将零相位子波转化为最小相位子波,为后续的反褶积处理做准备;当地震记录是由炸药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一般被认为是最小相位子波,在对此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反褶积处理之前首先使用一个高通滤波器对其进行预滤波处理(这个滤波器必须是最小相位的,因为最小相位地震子波只有经过最小相位滤波器滤波后才是最小相位的),然后进行叠前反褶积处理(主要包括脉冲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该处理过程要求输入地震数据的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的),经过这些反褶积处理后的地震数据的子波也认为是最小相位的;因零相位子波的地震剖面分辨率最高,所以最后还需再对叠后数据的最小相位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以上认识已在巴基斯坦E工区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得到验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