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世代分析法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资源评估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曹杰;陈新军;田思泉;刘必林
  • 单位1:上海海洋大学1.海洋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柔鱼;西部冬春生群体;西北太平洋;资源评估和管理;世代分析法
  • 起始页:3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1041100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92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40876090);上 海市捕捞学重点学科(S30702)资助
  • 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5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 主编:管华诗
  • 地址: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
  • 邮编:266003
  • 卷:40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26.066110-1
  • 数据库收录:CA美国《化学文摘》 AJ俄罗期《文摘杂志》ZR美国《动物学记录》MR美国《数学评论》ZM德国《数学文摘》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
摘要
根据1996—2006年7~11月中国大陆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38°N~46°N、150°E~165°E海域的生产统计、平均渔获个体等数据,基于Pope提出的世代分析法估算了不同自然死亡系数下(M=0.03~0.1/10d)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7月的初始资源量,以及该群体为对象的渔业管理参考点,包括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和逃逸率,并且拟合了该群体补充量与亲体量的关系,推测了2006—2020年资源量和渔获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为0.06/10d为1个临界点,若实际M<0.06/10d则该群体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若M=0.06/10d则该群体处于充分利用状态;若M>0.06/10d则该群体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补充量亲体关系表明,Beverton-Holt模型拟合效果略优于Ricker模型。要持续利用该资源,逃逸率应设在40%左右,其相应的MSY为10万t左右。文章模拟了M=0.06/10d时不同捕捞强度下资源量变化状况,认为维持目前的捕捞努力量下,到2020年该群体的资源量都将处在稳定状态,且能保持每年9~10万t的渔获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