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胡杨生长季树干液流变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司建华;冯起;张小由;常宗强;席海洋;张凯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胡杨;树干液流;热脉冲技术
  • 起始页:442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12和40671010);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Z-XB2-04);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CCSF2007-34)共同资助
  • 刊名:中国沙漠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编:王涛
  •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电子信箱:E-mail:CAIedit@lzb.ac.cn
  • 网址:http://ZGSS.chinajournal.net.cn
  • 卷:27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22.06 141-1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应用热脉冲技术和自动气象站对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的树干的液流流速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为期2a的连续观测,对胡杨树干液流日、季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树干液流流速变化曲线呈多峰型。夜间,胡杨同样存在明显的树干液流现象,这主要是由根压引起的。胡杨树干液流速率7月最高,6月、8月次之,9月液流速率高于5月,10月最小,主要生长期6-8月胡杨日均蒸腾量占整个生长季的70%以上。不同林龄的胡杨树干液流速率不同,表现为15龄>25龄>50龄。树干液流量变化与环境因子中气象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液流速率与净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同时给出了依据常规气象因子估算液流速率的统计模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