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台湾西部前陆盆地和帝汶海前陆盆地的比较学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王海荣;王英民;刘振湖;黄奇志;齐立新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 中心
  • 出生年:1972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前陆盆地;挠曲响应;弧-陆碰撞;台湾;帝汶
  • 起始页:137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4057206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前陆和复合盆地的形成及油气效应”(No.G2000046705-02)联合资助
  • 刊名:大地物造与成矿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 主编:夏斌
  • 电子信箱:ddgz@gig.ac.cn;ddgz02@163.com
  • 卷:31
  • 期:2
  • 期刊索取号:P411.06228
摘要
台湾西部前陆盆地和帝汶海前陆盆地均是新生代环太平洋巨型沟-弧-盆体系的一部分。Huang et al.(2000)认为,帝汶海前陆盆地目前相当于台湾南部陆海域所处的弧-陆碰撞的初始阶段。我们认为,该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潜在的逻辑上的矛盾。在研究单个前陆盆地时,造山过程和板块的挠曲特性均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一旦进行盆地之间的对比研究,则往往会倾向于关注造山过程、机制以及构造现象的异同等,并由此得出相应结论,却忽视了在现象异同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板块挠曲特性所起的控制性作用。事实上,帝汶海前陆盆地和台湾西部前陆盆地的根本差异并不在其造山作用和过程,而在于其板块挠曲特性的巨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演化特性,构造、层序上的异同只是这种差异的外在体现。忽视这种差异,仅根据构造上的异同以推断前陆的演化过程会导致认识的偏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