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浙江普陀山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及其岩石包体的地球化学与岩浆混合作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张晓琳;邱检生;王德滋;王汝成;徐夕生;陈小明
  • 单位1: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系 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9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闪长质包体;地球化学;岩浆混合作用;浙江普陀山
  • 起始页:81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32010,40221301,40272036)
  • 刊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主编:沈其韩
  • 电子信箱:E-mail:yskwzazhi@sohu.com;yskw@chinajournal.net.cn
  • 卷:24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06357-1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浙江普陀山岩体是我国东南沿海产出的由多阶段岩浆作用形成的典型I-A型复合花岗质杂岩体。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杂岩体主要由3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自早至晚分别为石英闪长玢岩(约170 Ma)、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约110 Ma)和晶洞钾长花岗岩(约90 Ma),其中黑云母钾长花岗岩是该杂岩体的主体岩性,在该类岩石中常发育有丰富的深色闪长质包体。本文重点研究了该杂岩体中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寄主岩)及其中的深色闪长质包体。寄主花岗岩为高演化的Ⅰ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或弱过铝质,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等)和轻稀土元素(LREE/HREE=8.58~13.83),具有中-强的铕负异常(δEu=0.29~0.43),并显著亏损Sr、Ba、P和Ti等。闪长质包体与寄主岩之间主、微量元素表现出混合成因的演化趋势,二者具有相似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值分别为-6.30~-6.60和-6.95~-7.12),均表现出壳幔混源花岗岩类岩石的特点。对包体与寄主岩产出构造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该杂岩体中的深色闪长质包体是在伸展引张构造背景下,上涌的幔源基性岩浆与其诱发的长英质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