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全球海洋环流模式中上层海洋对表面强迫的响应和调整——Ⅰ.年际变率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容新尧;杨修群
  • 单位1: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ENSO;年际变率;偶极子模态;海洋环流模式
  • 起始页:20
  • 总页数:1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3028,40075017)。
  • 刊名:海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潘德炉
  •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 邮编:100860
  • 卷:26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6.066\449-1
摘要
利用一个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COADS 1945-1993年逐月平均资料的强迫下对海温和环流场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了全球热带海洋(主要是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环流场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模式ENSO冷暖事件演变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再现了和观测一致的海温和环流的年际变化以及ENSO演变特征.其中热带印度洋年际SST变率的主要模态表现为与ENSO相联系的海盆尺度的一致性增WE或变冷现象,次级模态为热带印度洋偶极子模态;热带大西洋的SST 年际变率表现为类ENSO的年际振荡现象.在热带太平洋,SST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ENSO 型,环流的年际变率表现为与ENSO相对应的热带海洋质量循环圈的年际异常。对应于暖(冷)事件,前期赤道海洋垂直环流圈显示出减弱(增强)的特征。其中南赤道流异常的位相较Nio3区海温总体要超前5个月左右的时间;赤道上翻流异常的位相在表层要超前4个月,并随时间由上至下扩展;赤道潜流的异常则显示出东传特征,其中最早的较为显著的异常发生ENSO成熟前3个月180°附近。在模式ENSO冷暖事件的演变过程中,次表层海温异常沿赤道的东传起了关键作用,模式的ENSO模态主要表现为“时滞振子”模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