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用Argo浮标资料分析横跨吕宋海峡20.5°N断面的水文特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黄志达;胡建宇
  • 单位1: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物理海洋学;地转流;温度;盐度;黑潮;Argo浮标资料;吕宋海
  • 起始页:539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CB411803,2009CB421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6013,40821063);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 刊名:台湾海峡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
  •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学会;福建省海洋学会
  • 主编:余兴光
  • 电子信箱:twhxbjb@yahoo.com.cn
  • 卷:29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6.06792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基于Argo浮标资料,分析了一条横跨南海北部、吕宋海峡和西太平洋(20.5°N,114°~130°E)断面的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特征.其结果表明:Argo剖面资料得到的2008年秋季20.5°N断面海水的温度、盐度分布态势与气候态秋季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差异在于南海次表层水的盐度极大值和西太平洋次表层水的盐度极大值,2008年秋季二者均比气候态秋季的低0.1左右。通过动力计算(选取1200m为速度零面)表明:Argo浮标剖面资料与融合的卫星高度计产品得到的20.5。N,117.5。~124.5°E断面的表层地转流北分量的分布比较吻合;吕宋海峡中部(20°~21°N)的黑潮主轴大致位于121.5°E附近,其东边界可达123°E,而西边界仅限于121°E以西,其可能原因是该季节黑潮的左侧存在着一个气旋式环流,阻碍了黑潮西进;黑潮在20.5°N断面的体积流量为27×106m3/s左右,最大流速约为55cm/s,出现在70m层左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