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吉林延边地区浅成热液金(铜)矿床的40Ar/39Ar激光探针测年与成矿时代讨论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赵羽军;孙景贵;王清海;门兰静;李怡欣;郭佳;崔培龙
  • 单位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6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浅成热液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单颗粒石英~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延边地区
  • 起始页:156
  • 总页数:1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050,4077205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045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基金项目(2006-2005,2006-2008)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 主编:翟裕生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earthsciencefrontiers.net.cn;http://www.cugb.edu.cn
  • 卷:17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208-3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术;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延边地区是中国东北部陆缘浅成热液金铜矿床发育的地区之一,广泛发育着浅成热液金矿床、中温热液金(铜)矿床和中深成中高温热液富金铜矿床(类斑岩型);富金铜矿床的成矿时代发生在105~102 Ma,为了进一步确定浅成热液金矿床与中深成中高温热液富金铜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采用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法,对该区典型浅成热液金矿床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测定,获得刺猬沟金矿床、五星山金矿床和杜荒岭金矿床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1±7)Ma、(123±7)Ma和(107±6)Ma,其中刺猬沟金矿床((141±7)Ma)和五星山金矿床((123±7)Ma)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含有过剩放射性成因~40Ar,而杜荒岭金矿床((107±6)Ma)的脉石矿物石英流体包裹体几乎不合或含极少量过剩放射性成因~40Ar。结合最新获得的相关地质体的精细年代学成果,认定该区浅成热液金矿床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或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喷发、浅成岩浆就位之后,其形成环境与富金铜矿床一致,为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正北向俯冲转入Izanagi-Farallon板块西向俯冲的构造转换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