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汶川8级大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及分段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张军龙;申旭辉;徐岳仁;高战武;吕晓健;杨攀新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单位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断裂;地表破裂特征;分段
  • 起始页:149
  • 总页数:15
  • 经费资助: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费(02076902-07,0207690224)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38010203);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课题“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地震构造动力环境研究”资助
  • 刊名:地震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
  • 主编:张国民
  • 地址:北京166信箱
  • 邮编:100036
  • 电子信箱:dizhen@vip.sina.com
  • 网址:http://www.cnki.net
  • 卷:29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63.06 208-1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
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Ms8.0地震。地表破裂多以跌水、陡坎形态发育在河流沟谷或晚新生代沉积层内,位移明显。山地受崩塌、滑坡影响,位移量较难获得。发震断裂主要有三条,即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和小鱼洞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由南向北活动性质从逆冲为主逐渐转变为走滑为主,长约220k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3m,按位移量沿断裂走向的变化可以分为虹口段、北川段和南坝段;彭县-灌县断裂地表破裂以逆冲活动为主,长约82k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1.5m,可以划分为白鹿段和汉旺段,断裂断距分布的几何特征与北川-映秀断裂的中南段相近;小鱼洞断裂是一条新生北西走向的次级破裂,长约5.6km,平均垂直位移量约1.5m,调节两侧构造单元变形差异,具有捩断层特征,活动以逆(左行)走滑为主,可划分出小鱼洞段和中坝段。姚都镇地表破裂可能说明南坝以北的地震具有不同的活动特征。活动断裂的运动方式反映区域应力场有北西西向挤压特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