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濮凹陷CO2气源岩及地球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罗小平;杨兰君;沈忠民
  • 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CO2气藏;源岩;地球化学;东濮凹陷
  • 起始页:70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0772084);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PLC200504)联合资助。
  • 刊名:天然气地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0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 主编:戴金星
  •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geogas@lzb.ac.cn
  • 网址:http://www.nggs.ac.cn
  • 卷:19
  • 期:05
  • 期刊索取号:P454.06125-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石油文摘》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摘要
在东濮凹陷在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与下第三系Es13地层发现了高含CO2气层(显示)。通过气源对比分析证实,该凹陷文留构造文33块、文269块Es13中的有机气体是来源于下第三系碎屑岩地层生成的油型气,其CO2则是石炭系—二叠系的煤在二次生烃中伴生的CO2与下古生界奥陶系灰岩高温分解生成的无机CO2混合而成。对东濮凹陷这2类CO2气源岩进行高温模拟实验发现,石炭系—二叠系的煤生气能力是奥陶系灰岩的9倍,煤生成的气体70%~80%为甲烷,少量为CO2;而灰岩所生气中95%以上为CO2气;单位质量的煤与灰岩生成的气体中CO2体积相当,煤是东濮凹陷最重要的气源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