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泥水预分离MBR膜污染缓减效能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王宏杰;董文艺;白微;李伟光;杨跃
  • 单位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泥水预分离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污泥浓度;胞外聚合物
  • 起始页:1978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17B06);广东省水利科技项目(粤水科[2006]122号2006-21)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0
  • 期:7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通过长期运行实验,进行了泥水预分离膜生物反应器(sludge/water pre-sepa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S/W-MBR)与传统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MBR)对比研究,考察了污泥浓度、胞外聚合物含量(extracellular polymericsub stances,EPS)及过膜阻力(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膜污染的缓减作用.结果表明,S/W-MBR与SMBR生物区的污泥浓度基本一致,而S/W-MBR膜区的污泥浓度较SMBR有显著降低.两者生物区的EPS含量均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S/W-MBR膜区的单位质量污泥的EPS含量始终保持在15mg/g左右的较低水平.S/W-MBR比SMBR具有更好的缓减膜污染能力,在近90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前者的膜组件仅需清洗2次,后者的膜组件清洗了5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